您的位置::英联农业网 >> 秀丽莓

母猪蹄裂的相关问题宜昌木蓝

时间:2022年06月28日

母猪蹄裂的相关问题

母猪蹄裂的相关问题

吉林正大预混料技术服务部 邓云强

2003年来公司就职后,就接触过佳木斯某猪场发生蹄裂的问题。此前,已经有我公司技术人员前去处理过,而且某科研院所的某教授(某竞争厂家的“隐蔽”技术代言人)指出这是饲料中“生物素”缺乏所导致的。并建议该猪场长期额外添加“生物素”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并未取得好转。

后来,陆续又有萝北、敦化等地区的4、5家中小型猪场也出现了蹄裂的“客诉”,引起公司高度重视,并报请集团“技术专家”共同应对。当时专家指出除了预混料营养因素之外,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地面湿度、坡度、光滑度,舍内是否干燥)以及大配方(比如是否加油)和当地水质的影响。同时也建议额外甜加“生物素”。然而,效果不佳。倒是有客户在饲料中额外添加“锌”元素,症状得到了缓解。

为了解“蹄裂”发生的状况,便开始留意用不同厂家不同种类(预混、浓缩、全价)饲料的各养殖场、户,发现“蹄裂”是各个养猪场、户的“通病”,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同时,也一直留意各种有关“蹄裂”的文献资料。现整理如下:

临床症状:

母猪蹄冠部,蹄匣翘起;蹄匣上或蹄匣下缘出现开裂;蹄底肉垫增生且发生皲裂;皲裂部位,有时也会出血

蹄裂的母猪多表现为站立时,患病肢蹄轻轻点地或提起,如果是多个肢蹄受损,则会出现弓背,四肢集于腹下;行走时打滑、弓背、震颤、跛行等痛苦症状;患猪多躺卧,以减轻站立时导致的痛苦。

蹄裂的猪只,由于环境中粪尿灰尘等的污染而导致感染。同时,创口也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长期停留和繁衍提供了场所,反过来导致整个猪场环境的恶化。

流行情况: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而秋冬季节发病更为严重。

国内外研究表明: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此病;生长缓慢、背膘较厚的品种发病率很低。

在Backstrom等人(1980)做的一项类似的检查研究中,几乎50%的屠宰猪有中等到严重的蹄部病变,特别是蹄垫、蹄底和外侧趾;畜舍条件是影响跛行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板类型影响肢、蹄病的发病率(Elliot和Doige,1973;Perrin等,1978;Newton等,1980;Maff,1981;Nakano等,1981;Hani和Troxler,1984)

发病原因:

1、 季节因素 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舍内尤其是地面温度相对较低,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变硬变脆,易出现裂缝,导致蹄裂症的发生;春、秋季节,由于风大,气候干燥,导致蹄匣变脆易裂

2、环境因素 地面坡度过大(一般不宜超过3%),造成母猪四肢、腱、韧带负重不均,尤其加大了对后蹄的压迫;地面过于光滑或粗糙,导致蹄底磨损;地面卫生条件差,粪尿积存,不仅仅导致蹄部长期浸泡受腐,蹄部皮肤及蹄底肉垫感染几率增加,蹄匣变软;同时,也使地面更加湿滑,易导致猪只站立不稳,加之地面的粗糙,导致蹄匣受损;新修的水泥地面,由于未完全熟化,碱性较强,遇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的接触会使猪蹄壳变软,容易开裂。

3、限位栏导致母猪运动量减少:由于母猪运动减少,难产率增高,特别是猪蹄部疾病增加,蹄裂症最为突出、常发。

4、营养因素 4.1含硫氨基酸及生物素参与合成蹄的角质蛋白,含硫氨基酸不足,硫酸盐类代谢障碍都将影响蹄的生长和代谢;生物素对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有一定作用,与肢蹄角质化及蹄部完整性有关。在养猪生产中,肢蹄病是造成母猪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蹄部角质裂缝是造成猪肢蹄病的主要原因。生物素的营养代谢与蹄部角质裂缝有关,所以生物素对母猪蹄部健康有益。NRC(1998)指出妊娠母猪、泌乳母猪每千克配合饲料中应含生物素0.20mg;DSM(2004)优选维生素营养(OVN)推荐妊娠母猪、泌乳母猪每千克配合饲料中生物素添加量0.3~0.5mg(饲养管理条件良好时采用下限推荐量,处于应激情况下,建议将添加量增至上限);巴斯夫公司动物维生素需要推荐种母猪、种公猪每千克配合饲料生物素添加量为0.20~0.30mg,在春初、秋末和冬季天气寒冷季节种猪生物素添加量建议为0.4~0.6mg/kg。根据我国饲养标准(1984年),后备、妊娠母猪与哺乳母猪每头每日对生物素的需要量分别为 0.16 mg~0.22 mg和0.42 mg~9.46 mg。若是生物素水平不足,则极易发生缺乏症。

饲料中生物素的相对缺乏:生物素的缺乏具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长期单一使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缺乏富含生物素的发酵副产品饲料、酵母及牧草等。

(2)生物素和饲料中其他营养因子的相互作用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如日粮中的脂肪、叶酸、泛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等都与生物素的吸收和代谢密切相关。

(3)预混料中生物素由于高铜等微量元素、氯化胆碱,矿物质等的破坏,使生物素的效价降低或失效。

(4)饲料中含有生物素的拮抗因子,霉菌,某些抗菌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和氧桥氯甲桥萘(杀虫剂)等,都会造成生物素的损失和失活,进而影响猪对生物素的需要量。

(5)饲料氧化酸败可使生物素被破坏。如饲料的热处理、制粒;玉米的收贮方式(烘干、存放时间过长)及豆粕新的加工工艺等降低了饲料中生物素水平或亚油酸的含量而影响生物素的利用率。

(6)饮用水质,猪只的应激状态、环境等因素会使母猪对生物素的代谢吸收有一定影响,疥螨等寄生虫感染也会降低母猪对生物素的利用率。

Rocne公司(1998)建议在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至0.25-0.3PPm。据报道,在饲料中添加2PPm生物素可治疗此病。缺硒时可引起足部变形、脱毛和关节炎等,而过量的硒取代组织中正常代谢的硫,从而抑制多种含硫酶的活性,干扰了细胞的正常代谢,及蹄角质蛋白的合成,进而造成蹄裂。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会导致蹄异常变形、横裂

自然干玉米中亚油酸含量丰富,且未受到破坏。膨化大豆和豆油中均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对生物素的吸收和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配制易发生裂蹄和种猪饲料时,建议采用自然干玉米(而不选用烘干或贮备粮玉米),添加豆油或一定比例的膨化大豆,以提高种猪对生物素的利用率

有些蹄损伤为生物素缺乏导致,而有一些则可能有其他原因引起,所以母猪对饲料中添加生物素的反应是不同的(Penny等,1980;Grandhi和Strain,1980;Brooks,1982;Bryant等,1985)蹄壁太软是生物素缺乏导致蹄部损伤的主要原因(Penny等,1980)。饲料中补充生物素一般为0.16mg/kg,妊娠期应为1.16mk/kg,泌乳期应为2.32mk/kg,这样才能降低小母猪蹄损伤的发生。但是,给经产2或3胎的母猪补充生物素,其蹄部损伤很难达到治愈(Penny等,1980)

4.2母猪对锌元素的吸收障碍或饲料中锌元素的添加量不够,会造成蹄裂或侧裂;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蹄底裂;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蹄异常变形;而缺锰时多是横裂;缺锌则呈蹄裂或侧裂;

4.3 缺维生素D,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料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

可见,蹄裂是养猪场、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之一。发生蹄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深入了解养猪场、户的管理状况、饲养条件、饲料组成及当地气候、土壤、水质等诸多养猪要素才能找出“蹄裂”的真正原因。而且,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当地土壤、水质的问题,往往会导致本来平衡的饲料组方因为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拮抗”或相互“协同”作用,而导致某种元素或某些元素的相对过剩或缺乏,而导致某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包括“蹄裂”在内的各种怀疑与营养有关的疾病,都必须全面地进行调查和了解:既要了解营养因素自身的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可能会导致营养失衡的其他因素;也要了解非营养因素的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营养问题,比如蹄裂,是一个综合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某一简单因素所导致的。

治疗:

进入初冬季,按照200-250毫克/吨的标准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H,用以预防蹄裂。如有发病,添加量增加1-1.5倍。到1月底视情况减量或停止添加。此外,在正常情况下,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也起预防本病作用。同时必须考虑钙、磷、锌、锰、硒等微量元素,维生素A、D、E及亚油酸和饲料蛋能比及环境和管理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平衡”和“理顺”

干裂的蹄壳,每日涂抹1~2次鱼肝油,滋润蹄壳,促进愈合。同时,发病猪只每日喂0.5千克胡萝卜,配合饲料中加1%的脂肪,对尽快治愈也有一定辅助作用。

有炎症的病例,应进行局部消毒,视情况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病猪切忌久卧,要定期驱赶,帮助站立,防止继发肌肉风湿

(本文参考并引用了一些网络和书刊的资料,这里不一一列出,还请见谅)

温湿度报警器

隧道升压器

大叉车批发

德国阳光蓄电池直销

automax

酒店非标工程灯

友情链接